C10C60联系人冯伟光
结构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麻面、漏浆。
蜂窝麻面
漏浆、错台
原因:1)模板表面粗糙未湿润,拼缝不严,混凝土振捣不密实;
2)混凝土离析,浇筑部位缺浆,振捣半径过大或漏振。
防治措施:1)模板表面清理干净,涂刷脱模剂,浇筑之前充分湿润;
2)混凝土浇筑应分层均匀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自由倾落高度超过2m时应用串筒进行下料;
3)插入式振捣棒移动间距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棒至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振捣棒有效作用半径的1/2,振捣应插入下层砼不得少于50㎜。
![](http://oss11.huangye88.net/live/2024/03/25/27327b3804ebd98c067562e38596fffc.jpg@750w_750h_90Q)
麻面出现的原因
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硬水泥浆垢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
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走,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均匀,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http://oss11.huangye88.net/live/2024/03/25/4828dcf6f896188a63b0bab708ce9a21.jpg@750w_750h_90Q)
漏筋
露筋出现的原因
浇注混凝土时,钢筋垫块位移,或垫块漏放,致使钢筋下坠或外移紧贴模板面导致外露;
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析,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严重露浆;
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漏振、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
模板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露筋;
骨料粒径偏大、振捣不充分,混凝土于钢筋处架空造成钢筋与模板间无混凝土。
![](http://oss10.huangye88.net/live/2023/08/03/57be7f3d25761315e8cc4877e6a8bf34.jpg@750w_750h_90Q)
混凝土孔洞出现的原因
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埋设处,混凝土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以及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
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过高,振动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
混凝土内掉入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
![](http://oss11.huangye88.net/live/2024/03/25/3a28c62ae46c715c0c5d1d43df013c11.jpg@750w_750h_90Q)
混凝土孔洞解决措施
预防:
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高一标号的细石子混凝土浇灌,在模板内充满,认真分层振捣密实或配人工捣固;
预留孔洞,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口,严防漏振;
认真检查是否有砂石中混有土块、模板工具等杂物掉入混凝土内,如果有要及时清除干净。
处理:
先将孔洞凿去松散部分,使其形成规则形状;
用钢丝刷将破损处的尘土、碎屑清除;
用压缩空气吹干净后修补;
用水冲洗修补面,使修补面周边混凝土充分湿润;
填上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振捣、压实、抹平。
![](http://oss11.huangye88.net/live/2024/03/26/5da87e05cd37b2a9902517178ceb7658.jpg@750w_750h_90Q)
水泥的标号是什么意思
水泥的标号呀,其实就是水泥“强度”有多大的一个强度等级,是反映水泥强度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
你想想看,如果水泥“强度”大,那它就能承受更多的压力,对不对?
这个“强度”的大小,就是我们在水泥包装上看到的标号。
它是怎么来的呢?是在水泥加水搅拌之后,经过一段时间凝结和硬化,然后我们测试它的抗压强度,这个强度就是水泥的标号啦。
这个标号可不是随便给的,它水泥的标号是根据其28天龄期的抗压强度来确定的,这是国际上通用的水泥强度评定方法,就像我们的考试成绩一样,有个等级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