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项目 |
校准 |
面向地区 |
二、确定校准周期的原则
校准周期确定应遵循以下两条原则:
1、在检定周期内测量仪器超出允许误差的风险应降至低;
2、校准费用应在尽可能少的基础上经济合理, 应力求风险和费用两者平衡的佳值。
因每台仪器的使用情况不同, 若一律按照校准规程规定的周期校准, 并不能每台的测量仪器在校准周期内都合格。因此, 应按照测量仪器的实际使用情况确定校准周期, 不应盲目的缩短校准周期或延长校准周期, 将带来不利影响使甚至严重的后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测量准确度的要求:要求准确度高的测量仪器, 可适当缩短校准周期。各实验室应由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准确度等级, 不过度追求高准确度, 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但精度过低, 满足不了检测要求, 也是不可取的。
2、维护保养能力:若维护保养比较好, 则可适当缩短校准周期;反之, 应延长一些。
3、测量仪器的性能:测量仪器, 稳定性、可靠性差的, 校准周期应短一些, 反之, 应延长一些。而对产品质量较重要的, 及有特殊要求的测量仪器, 其校准周期则相对短一些;反之, 则长一些。
4、使用的频繁程度:使用频繁的测量仪器, 容易使其计量性能降低, 故可以缩短校准周期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