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展会网>深圳服务业展会>深圳项目合作展>汪寅仙紫砂壶拍卖成交记录 免费发布项目合作展信息
广告
热门浏览

汪寅仙紫砂壶拍卖成交记录

更新时间:2018-07-18 10:35:56 信息编号:203990252
  • 面议

  • 北京市 东城区

  • 北京嘉德

  • 与静

分享

详情介绍

服务项目
与静
面向地区
展出城市
北京市 东城区
展会场馆
北京嘉德
展会周期
其它
预计展览面积
平方米
上届展商数
上届观众数

汪寅仙紫砂壶拍卖成交记录

汪寅仙1943年出生于宜兴丁蜀镇的一个陶艺世家。在当地陶瓷合作社工作的父亲和制作日用瓷的母亲用每月五六十元的工资,养活七个孩子。作为家中的长女,汪寅仙从小就很懂事,每天早晨为全家做好早饭,放学回家料理家务,晚上还要哄弟妹睡觉。身挑家庭重担的她总想着能早一点工作,为家中减负。小学五年级时,学校的操场上举行了一个农贸展览,几把精美紫砂壶吸引了汪寅仙的目光。“次见到艺术陶瓷,太了,我当时就想长大以后我要能干这一行该多好啊!”对紫砂的向往从此扎根在她的心中。此后,汪寅仙不断关注当地紫砂厂的招生计划。1956年,14岁的汪寅仙如愿考入宜兴紫砂厂,师从紫砂老艺人吴云根,学习光货的制作。
作为班上年纪轻的学徒,汪寅仙的学习干劲却是大的,打泥胚、搓泥条,她样样抢着干,每天个到车间,后一个离开,周末还偷偷翻到教室里练习。“那时候我们经常周末跑去练习,门窗关着,就把插销拔了,翻窗进去干活,做的时候,还用围裙遮住窗户,直到晚上才出来。”彼时的汪寅仙不仅练就了扎实的光货基本功,还常常捏个小花朵,揉个小叶片,制作一些“花货”,这让她师父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于是,吴云根主动将汪寅仙带到了花货制作功力了得的艺人朱可心身边,让朱可心给她“开开小灶”。后来,汪寅仙还有幸跟随紫砂艺人蒋蓉、裴世民等学习。集各家所长的汪寅仙技艺突飞猛进。1958年7月,汪寅仙被工厂聘为小辅导老师,带教40名学生。同年,宜兴紫砂厂组织老艺人培养学徒,朱可心一眼相中了当时的汪寅仙,点名要收她为徒。从此,汪寅仙便跟随朱可心,专攻花货制作。 汪寅仙勤学刻苦悟性又高,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基本掌握了传统花货的制作技艺,可以立制作造型各异的紫砂壶了。但真正让汪寅仙领会花货制作奥义的,得属一只“桃杯”。1959年,汪寅仙随朱可心前往南京博物馆参观,见到了馆内珍藏的国家文物——明末清初的“圣思桃杯”。这个紫砂杯以肥硕半桃为杯,桃尖作流,妙趣天成。令汪寅仙没想到的是,厂里居然从博物馆借来了这个圣思桃杯,命朱可心仿制,让汪寅仙在旁学习。“汤碗大小的桃杯之上,有着14片疏密有致的桃叶、大小不等的桃子以及一枝怒放的桃花,得犹如一幅工笔画。要仿制到位,难度非常高。”朱可心每制作一张叶子,汪寅仙就在旁边仔细观察,并且自己跟着也捏一张。“那时候,他(朱可心)真的辛苦得不得了,有时候做到凌晨一两点,甚至听到鸡鸣才松手。那会儿天气也冷,没啥取暖设备,他就穿着一件棉衣,用长长的围巾搭在肩颈上。又冷又饿的时候,就用白酒就蘸了酱油的豆腐干吃,取取暖提提神。”经过四个多月夜以继日的努力,圣思桃杯终于仿制成功!老一辈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工匠精神和高超的制作技艺让汪寅仙受益匪浅。这段时间的学习,也让她在花货的制作技艺和造型研究上都有了质的飞跃,为日后设计制作积累了经验。后来,汪寅仙多次立成功制作出圣思桃杯,这让她在陶瓷界声名鹊起。1962年,她制作的“桃杯”走出,被送往莫斯科进行展览。
以下是汪寅仙紫砂壶部分成交记录:
LOT号--拍品名称----------------成交价(万)---拍卖日期
3077---汪寅仙 五代同堂提梁------537.60万-----2015-12-13
5118---汪寅仙 三友同福壶--------529.00万-----2012-10-30
4309---汪寅仙 金秋南瓜壶--------460.00万-----2011-11-12
3074---汪寅仙 大南瓜------------425.60万-----2016-06-26
0245---汪寅仙 松竹梅文具 (一---368.00万-----2012-06-03
1973年,汪寅仙凭借出色的紫砂制作技艺,进入了当时的紫砂厂研究室,负责紫砂壶的造型设计。在此期间,她受到了紫砂顾景舟、花货大师蒋蓉等多位老艺人的指点,在紫砂艺术上不断精进技艺,成为了制作既能制作光货又能制作花货的“多面手”。1975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在宜兴开设了陶瓷造型训练班,汪寅仙主动报名,脱产学习了11个月。“过去就知道跟着师父一起埋头做,但是为什么这么做,其理论根据到底是什么,并不知道。通过那次学习,我对造型方面的理解也有了很大的提升,眼光也提高了很多。”不久,她就将所学的知识活学活用,把仿制“桃杯”时候的理念与手法延伸开来,设计创作出许多桃子造型的茶壶,开拓了自己的创新之路。在花货的题材选择上,汪寅仙也有自己的想法——她走进田间地头,带着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不断地寻找自己的素材。“制作花货的时候,就要把大自然的真善美浓缩到作品之中,把各种动植物的特性表现出来,做什么像什么。”汪寅仙以写实的手法将自然之美刻画在花货之上,仿真形象惟妙惟肖。在色彩的运用方面,她也有其到的见解,尽量保持着紫砂特有的光滑质感,不求颜色与实物相同,而是在局部做色彩处理,有画龙点睛的效果。 除了在花货的创作方面颇有心得外,汪寅仙在光货制作上也有突破与创新。汪寅仙家后院有一栋两层楼的作品陈列室,一楼陈列着汪寅仙子女的作品,二楼是汪寅仙的代表作品。其中有一把线条简练,造型特的茶壶特别吸引眼球。“这是我的一个成名作《曲壶》。”这个作品是1988年汪寅仙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为清华美院)的教授张守智教授共同合作设计的。“那时,张教授带了一批图纸想要与厂里的技术人员进行合作。正巧,我有一个设想,想做一个流线形的壶,我们一拍即合。”两人经过仔细讨论,终以蜗牛为原型,设计了这个茶壶。但在制作过程中,汪寅仙却遇到了不少的难题,要把平面上的几根线条,变为一个立体的紫砂壶谈何容易。那段时间,汪寅仙每天都拿着图纸不停做着试验,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先后做了十几个泥样,但没有一个能让她满意。“这个茶壶的提梁部分非常容易变形,制作的时候,得用样板裁剪好,将泥条卷起来。泥条如果太软,就容易塌陷,泥条如果太硬,就无法形成的线条。”就这样经过半年的不断尝试,功夫不负有心人,汪寅仙终于成功烧制出了《曲壶》——大跨度的提梁线条与壶嘴连成一体,好似有着一种音乐的律动,一气呵成没有一丝断线。整个茶壶达到了动与静、虚与实的结合。简洁的线条、创新的设计让这件作品突破了传统紫砂壶的样式,一问世就引起了轰动。1990年,《曲壶》分别获得全国陶瓷设计评比一等奖、国际大奖赛一等奖,这也让汪寅仙在中国陶瓷届声名远扬。她先后制作过十多把曲壶,分别被中国国家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珍藏。2012年,她制作的《曲壶》在拍卖市场上拍出了368万元的。
《曲壶》的诞生开启了汪寅仙创作生涯的新篇章,此后汪寅仙创作了《神鸟出林壶》《渔翁壶》《斑竹蝉衣提梁壶》等佳作。近60年来,她把所有的宝贵时光都贡献给了紫砂事业,孜孜不倦地进行艺术创作,共制作了种类丰富、造型各异的紫砂作品300多件套。在她兼任紫砂厂副厂长时,一年里只休息了四个周末……“我确确实实是喜欢这块泥巴,而且我能通过作品把我内心的追求表达出来。只要喜欢它(制作紫砂壶),就不会觉得苦。创作出一件满意的作品,比吃一顿大鱼大肉还要开心!”汪寅仙把光货的书卷素雅和花货的生动情趣,用女性特有的敏感而细腻的手法,进行了绝妙的结合,也将其艺术品质与追求融入作品之中,承古法技艺,创新式造型,凭借树一帜的紫砂作品步宜兴。她也因此获得了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国劳动、全国三八手等称号。对此,汪寅仙笑道:“给我的贴的标签太多了,我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配得
深圳梵高艺术品有限公司
经纪人:庄经理
电话:1.7.5.1.2.0.8.7.7.4.4
邮箱:1262317648@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同沙路168号凯达尔集团中心大厦A座2206室

深圳弘博艺术品展览有限公司 7年

  • 展览
  • 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布龙路18号赛格ECO中心5号楼301室

———— 认证资质 ————

没有个人认证
企业认证已通过
天眼查已核实
手机认证已通过
微信认证已通过

最近来访记录

  • 吉林白山网友一个月前在360搜索访问了本页

相关推荐产品

留言板

  • 与静
  • 价格商品详情商品参数其它
  • 提交留言即代表同意更多商家联系我
深圳弘博艺术品展览有限公司为你提供的“汪寅仙紫砂壶拍卖成交记录”详细介绍,包括与静价格、型号、图片、厂家等信息。如有需要,请拨打电话:17512087744。不是你想要的产品?点击发布采购需求,让供应商主动联系你。
“汪寅仙紫砂壶拍卖成交记录”信息由发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交易汇款需谨慎,请注意调查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