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的评价和鉴赏
产品名称 |
大足石刻 |
面向地区 |
|
材质 |
玻璃钢 |
制作工艺 |
雕刻 |
使用场景 |
公园绿地 |
使用场所 |
室内 |
形式 |
圆雕 |
风格 |
中式 |
大足石刻的评价和鉴赏
艺术对于生活就像是催化剂,总能给平淡的生活增添几分情趣,几分色彩。大自然创造的艺术总是能让人瞠目结舌,但人类的妙思巧手却有着它特的韵味和含义。对于大足石刻我有着太多的情愫,爱着它那厚重的文化和那份少有的宁静,让人虔诚使人痴迷。
一、大足石刻的介绍
大足石刻,是唐末、宋初时期的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题材为主,尤以北山摩崖造像和宝顶山摩崖造像为,是中国的古代石刻艺术。北山摩崖造像位于重庆市大足县城北1.5公里的北山。北山摩崖造像长约三百多米,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造像初开凿于晚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至南宋1162年完成,历时250多年。现存雕刻造像四千六百多尊,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中的代表。
大足石刻因地处中国内陆山区,过去交通不便,幸免了历史战争的浩劫和人为破坏,具有很高的文物、雕刻和旅游价值,尤其以北山摩崖石刻和宝顶山摩崖石刻集中。
1999年12月1日在摩洛哥历史文化名城马拉喀什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第23届会议上表决通过,将大足石刻中的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五处摩崖造像,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神圣。
大足石刻被国内外誉为神奇的东方艺术明珠,是天才的艺术,是一座特色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宝库,是重庆两个五A级景区之一,是一座开发潜力的旅游金矿。
二、大足石刻的评价 (一)三大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
源于古印度的石窟艺术自公元3世纪传入中国后,分别于公元5世纪和7世纪前后,在中国北方先后形成了两次造像高峰,但至公元8世纪中叶走向衰落。位于长江流域的大足境内摩崖造像异军突起,从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建成了以“五山”摩崖造像为代表的大足石刻,形成了中国石窟艺术史上的又一次造像高峰,从而把中国石窟艺术向后延续了400余年。此后,中国石窟艺术停滞,其他地方未再新开凿一座大型石窟,大足石刻也就成为中国石窟艺术建筑史上后的一座丰碑。
大足石刻之崛起,有其外部条件和内部因素。“安史之乱”后,全国经济重心南移,巴蜀相对安定,成为经济繁荣的地区,入宋以后更是如此。经济的发展为文化、艺术、宗教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大足地处巴蜀地缘文化交汇之处,其农业、手工业、商业繁荣昌盛,9世纪末至公元1250年间,大足无大的战争,“内如世外桃源,外有战乱刺激”,人们有产生造像求神保佑的愿望。晚唐至宋有当地长官韦君靖、任宗易等的提倡、组织以及外地官员冯揖等捐资造像;有僧人赵智凤以一代宗师之坚毅营造宝顶山道场,等等,使大足石刻得以延续建造,渐具规模,走向顶峰。
中国石窟艺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个时期的石窟艺术都积淀了自己特色的模式及内涵。以云冈石窟为代表的早期石窟艺术,造像多呈现出“胡貌梵相”的特点。以龙门石窟为代表的中期石窟艺术,表现出印度文化与中国文化相融合的特点。而作为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大足石刻在艺术形式和风格方面,有别于西北和中原的早期石窟。不但有民族自身的审美意识,更具有巴蜀文化的地域特色,既有雄浑的阳刚之气,又有世俗情趣的婉约之美。大足石刻是世俗生活的画卷,是古代社会的缩影。与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一起构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石窟艺术史。
大足石刻摩崖造像以集释佛教、道教、儒家“三教”造像之大成耳异于前期石窟。以鲜明的民族化、生活化特色,在中国石窟艺术中树一帜。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史料,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间中国石窟艺术风格及民间宗教信仰的重大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有重要贡献,它就是一部古典大百科全书,无论在宗教、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科学、建筑、民俗等诸多领域,都具有的价值。它是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杰作,具有前期各代石窟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科学价考察价值。
艺术观赏价值
石刻分为五处摩崖造像,它们分别是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以南山摩崖造像为代表的公元11至13世纪中叶的道教造像,是中国这一时期雕刻精美、神系完备的道教造像群。石篆山摩崖石像中以中国儒家创始人孔子为主尊的“儒家”造像,在石窟艺术中可谓凤毛麟角。以及以石门上摩崖造像为代表的佛教、道教合一造像在中国石窟艺术中亦极为。因此,大足石刻的观赏性,值得一去。
让我映像深刻的是宝顶山的大佛湾造像,它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变相与变文并举,图文并茂;布局构图严谨,交易体系完备,是世界上的有总体构思、历经七十余年建造的一座大型石窟密宗道场。石刻延宝顶内山的崖石弯弯而凿,呈U形,故称宝顶大石湾。那里崖高谷深,西面是峡口,东南北三面崖壁长约500米,高低3到25米,如今编了号,统筹有序,根据编号参观,依次刻的是护法神像、六道轮回图、宝楼阁、华严三圣、千手观音、佛传故事、释迦涅圣迹图、九龙浴太子、孔雀明王经变相、父母恩重经变相、雷音图、大方便佛报恩经变相、观无量寿佛经变相、地狱变相、柳本尊行化图、明王、牧牛图、圆觉洞等等,全部造像都配有文字说明。
其中我印象深刻的是六道轮回图,刻于南宋,是中国仅有完整的石刻的六趣图,我之前对轮回不太明白,如今看后更觉可怕。主像是五常大鬼,高6.6米,双手捧六趣大轮,轮中心坐一行者,从心中发出六道光柱,光柱把大千世界分成六份,由内而外又分三层,表示相对应的“六道”、“十二因缘”、“万种众生生生死死轮回”。只见那下中道是地狱道、下左是饿鬼道、下右畜牲道,称为下三道,即是恶道;又外层是臭皮囊,受生死,头出表示生,尾出表示死。我想这么一层层一格格,如何修得正果,难!
还有一处印象深刻是“千手千眼观音”石刻,在露天大龛内,龛高7.2米,宽12.5米,刻于宋代,镀金,是世界古大的千手千眼观音菩萨的密宗造像。老师说:千手观音菩萨头戴七宝天冠,千手千掌各有一慈眼,每只手持不同器物,就是种种法门,为的是救助众生,千眼表示智慧无穷,观照世间。其他千手观音刻的只有手掌,这里不同的是手臂很长。还见许多的变相图,一组一组呈现,说明人在世上该如何,否则就得到何种报应。如“父母恩重经变相”把佛教业力果报和儒家孝养思想结合,上层是佛像;中层有11组父母十恩德颂,如怀胎守护恩、哺乳养育恩、洗濯不净恩、远行忆念恩等;下层是阿鼻地狱种种苦刑,惩戒不孝的人。南宋佛儒道结合的文化,在石刻中保留颇完整,据说石篆山有三教同处一窟的石刻,妙高山有佛、孔子、老君同刻一窟,都希望有机会见识见识。
这些造像都很形象生动,它结合生活化的东西用佛像的方式表现出来,让人更容易融入其中,体会造物者的心思,使游客更易体味造像所表达的意义。
科学考察价值
大足石刻的科学考察价值主要体现在人士对造像的研究方面,可以从中反映不同时代的生活,宗教在其发生的变化,以及研究各种建筑风格和技术的发展。
比如,2005年8月在重庆举行的大足石刻科学考察60周年纪念会上,来自美、英、德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名学者,对大足石刻的新研究成果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讨论。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罗κ在报告《柳本尊赵智凤密教传承的特点》中认为,柳本尊、赵智凤密教传承的特点是:一、传承金刚界的“大轮五部咒”教法;二、苦行修炼;三、居士密教;四、尊为佛之化身。美国密西根大学教授宁强在《刘萨河与柳本尊:敦煌与大足“本尊像”之比较研究》中,比较了四川的柳本尊与敦煌的刘萨河,提出柳、刘分别在不同地区、不同时代形成以本地化为中心的佛教本地尊像体系。宁强认为,唐以后佛教的造像发生了变化,本地尊者占有一席之地,而至柳本尊时已上升到与佛平等的地位。与会代表罗κ、马世长则认为,本地尊者上升到佛位,似乎应该从唐僧伽开始,因为会昌灭佛时文献中已有此类记载。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李静杰认为,大足、安岳宋代石窟柳本尊十炼图造像,其十炼、感应事迹受历史上法华经烧炼供养、割舍布施行为的影响,主题思想是大乘佛教菩萨波罗密行,其证得的法身是华严经的毗卢遮那佛。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古正美教授则认为,在云南也发现唐末和尚造像头顶刻有观音。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裕群深入研究了宝顶山广大宝楼阁图像,肯定它是出自菩提留支的译本,并探讨了其与六道轮回图的关系,认为佛经有勤修陀罗尼可摆脱生死轮回之苦,二者是有意安排凿在一起的。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张总考证出,大足小佛湾坛台下部地狱的依据是《华严经·十地品》,其中地藏十王的造像源头出自成都刻本。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颜娟英则对大足石刻观音造像的世俗性及多样性转变进行了研究等。
这些都体现了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科学考察价值,对研究历史和宗教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查看全部介绍